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

Z for ZOO



 


小時候玩得最開心的是鬥獸棋。這種中國的棋盤遊戲十分型像化。雙方各有八隻棋子,依大小順序為象、獅、虎、豹、狗、狼、貓、鼠。較大的可吃較小的,同類可以互吃。

 

最有趣的是最小的鼠則可吃最大的象...

 

我每次到荔園動物園餵大笨象時, 心裡都會問, "老鼠在那裡?"



  • 留言者: 利小容
  • Email: franslai@yahoo.com
  • 網址:
  • 日期: 2007-03-24 23:19:00
To: Tracy 我都是看着隻大笨象過身的... 我們無人不傷感...

2006年9月16日 星期六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3 of 3



........



《老夫子》的非漫畫產品/創作的啟示



當王澤創作老夫子漫畫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沒有突破,但對《老夫子》漫畫有感情的其他創作者卻借用老夫子的漫畫人物形象和舊故事內容以非漫畫媒界再創作。在八十年代初期,對漫畫及動畫有濃厚興趣的香港製片家胡樹儒就以老夫子為主角製作了香港第一部長篇卡通電影《七彩卡通老夫子》及改編了王澤的原創長篇漫畫《水虎傳》成為卡通電影《老夫子水虎傳》。胡樹儒在亞洲區的動畫製作公司製作卡通電影。八十年代的亞洲動畫製作技術相對西方還相對落後,《老夫子》的卡通電影在製作上未算精緻,但由於卡通老夫子的人物在外型上可以照足《老夫子》漫畫內的人物造型, 故此,卡通老夫子比電影老夫子較能保持老夫子等漫畫人造型在大眾已有的形象,而為大眾受落。此外,製片家刻意避開地域性趣味而以普遍性幽默創作內容。製片家為卡通電影作跨地域的發行。此幾套老夫子卡通電影在八十年代初期在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掀起了一陣子老夫子熱潮。卡通電影為《老夫子》擴闊了香港本地及外國華人社會的讀者層面,開拓了新的目標市場 (Target Markets),也勾起了舊讀者的懷舊情懷。



為滿足市場對《老夫子》漫畫的消費期待,香港及亞洲多個不同的華人地區都用不同的方式重新出版《老夫子》漫畫。因為王澤不可能大量創作新的《老夫子》漫畫,舊《老夫子、秦先生 AND 大蕃薯》及《水虎傳》遂重新結集,以書籍、新版或精裝版等新形式出版,吸引了新舊讀者的消費。王澤的漫畫趁此契機順勢運用了漫畫產品多元化及地域市場多元化的銷售策略,推銷其舊漫畫。



實務上,王澤採用受權的方式讓其他海外出版商出版舊《老夫子》,借用外力開拓新市場。認識《老夫子》的讀者因此而越來越多,《老夫子》各漫畫人物的外形及性格,都留在讀者的腦海,成為大眾共同認識的形象。
九十年代中,香港中英劇團與對大眾文化很有興趣的電影編導高志森創作了一套話劇《Q版老夫子》,多場話劇全部滿座。《老夫子》漫畫向來是大眾文化的典型產品;而在當時,話劇仍被視為嚴肅文化。將大眾文化產品以嚴肅文化的形式演出,是一大突破。 Q版老夫子》因此也引起了一陣有關漫畫、話劇、大眾文化和嚴肅文化等的討論,對《老夫子》漫畫起了品牌形象及地位提昇的作用,也吸引了一些非漫畫迷多讀了《老夫子》漫畫。王澤的漫畫原來可以用提升品牌為其宣傳策略,推銷其舊漫畫。



非漫畫產品/創作的啟示是,當《老夫子》漫畫在內容和形式上難有突破,《老夫子》可用非漫畫產品/創作開拓新市場,吸引新讀者;此外,質素高的非漫畫產品/創作可以和漫畫產品是相輔相成的,能互相帶動消費和曝光的。



《老夫子》的漫畫人物傳記



因為種種原因,王澤的漫畫在內容及形式上,應難有甚麼突破。其實,現在還在出版的《老夫子、秦先生 AND 大蕃薯》,雖然說是改革版,由月刊改為半月刊,由1627頁改為3263頁,也加了幾頁彩色連格漫畫,但內容基本是舊畫重刊。舊讀者已少看了。王澤的《老夫子》漫畫是出版給一代接一代的新讀者閱讀的。舊讀者也不會期望漫畫會有甚麼新內容。我們可以將舊畫重刊的《老夫子》漫畫看成是老夫子等漫畫人物的傳記。要了解老夫子、秦先生及 大蕃薯等漫畫人物的性格或是生活方式,可以翻三兩本《老夫子、秦先生 AND 大蕃薯》就知道了。



跳出漫畫框框的老夫子



踏入二十一世紀,《老夫子》漫畫已經出版了差不多四十年。新舊讀者跨越幾個世代。但內容重覆的《老夫子》漫畫能否繼續吸引更新世代的讀者是未知之數。但經過這些年,王澤作為作者和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等漫畫人物日積月累建立了形象幽默輕鬆健康正派懷舊的品牌。此品牌廣為華人讀者接受。王澤現在要介紹自己和他這幾個朋友給你認識時,他再不會迫你看他的漫畫作品和漫畫人物傳記,因他都知道大家早已認識他們的性格和為人。王澤在年前成立了王澤股份有限公司,推售的是老夫子、秦先生及大蕃薯的漫畫人物的形象和品牌。王澤採用受權的方式讓其他公司取得/購得漫畫形象和品牌的特許使用權,就可將《老夫子》各漫畫人物的形象,與其他產品結合,產生出新的《老夫子》產品或創作。這其實是讓老夫子、秦先生及大蕃薯等,添上新生活色彩,拓闊生活圈子,延長他們的生命周期 (Product Life Cycle)。讓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等跳出漫畫框框,讓他們展開新生活。以《老夫子》漫畫人物為主題或賣點的產品或創作包括以老夫子等人物為主角的老夫子大富翁電腦遊戲、老夫子月餅、邦亨版老夫子手辦公仔、連續卡通劇和月前由香港導演徐克監製,邱禮濤執導,王澤客串演出的真人同3-D卡通結合演出的《老夫子2001》電影等。。。




當然,王澤的公司也積極採用受權的方式讓其他海外出版商出版舊《老夫子》,借用外力開拓新市場,達到漫畫產品多元化及地域市場多元化的銷售目的,繼續推銷其舊漫畫,進一步延長漫畫的壽命。 

老夫子、秦先生及大蕃薯是大家的老朋友。我們都知道他們的為人,樂於和他們打交道,而且有很多機會遇到他們。假若你不如我們般認識他們,可以找他們的人物傳記看。但可以記住,看三兩本就夠。

........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1 of 3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2 of 3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2 of 3


..................

成熟產品搖錢樹

熱潮雖過,王澤繼續出版他的《老夫子》漫畫。七十年代的消閑漫畫刊物在大眾娛樂的多元市場中已處於配角位置,再不如在六十年代時般重要。但《老夫子》漫畫的同類競爭者幾乎都消聲匿跡,在少有競爭對的情況底下,漫畫銷量高峰期雖過,但仍能維持在一有利可圖的穩定銷售水平 (Cashcow Position)。王澤在此時也沒有為《老夫子》漫畫在內容和形式上作出任何突破:漫畫仍然漫畫月刊的形式出現,1627頁,四格和六格黑白漫畫為主,和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形式一樣,成為書報攤的常設期刊,仍是消閒刊物的就手選擇。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又有電影公司改編《老夫子》漫畫為粵語劇情片搬上銀幕,包括《老夫子》及《老夫子奇趣錄》等。當時粵語電影正值低潮,幾套粵語《老夫子》電影的製作水平甚低,停留在六十年代的製作水平,未能滿足大眾已提昇了的要求。老夫子、秦先生及大蕃薯的選角亦不理想,造型非常不討好,演員亦模仿不到漫畫人物的可愛形象和趣怪動作。我就覺得由梁天扮演的老夫子表情動作太過刻意經營,缺少了角色所需的不經意的漫畫感喜劇感。電影《老夫子》既不能提高漫畫《老夫子》的吸引力,反過來嚴重破壞了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等主要漫畫人物的可愛形象。儘管此批電影也並不是王澤的第一手創作,王澤和他的漫畫《老夫子》的大眾討好形象確實受到拖累!



舊內容新讀者不斷轉變和擴大的目標市場
《老夫子》漫畫內容重復的越來越多,到後來更加入舊稿重印。每一個因不同動機開始看《老夫子》漫畫的讀者,在看過一段時間,發現漫畫內容重複後,就不會再買新出版的漫畫了。這也是正常的,因為買漫畫書的讀者,一般來說,最基本的動機是看漫畫內容。漫畫內容是吸引讀者最基本的元素。如果讀者發現漫畫內容不吸引,他們當然不會再買。內容重復的漫畫的讀者是不斷流失的。但《老夫子》漫畫沒有踏入其衰落階段 (Product Decline Stage)。漫畫既沒有被其他產品取代,也沒有從市場上完全消失。 原因是漫畫人物造型有趣可愛,內容幽默風趣,沒有時間性,亦由於漫畫以圖畫傳意為主,少用文字,所以也沒有地域及語言限制。舊讀者流失雖可惜,卻有新讀者不斷接棒。既然還有讀者,《老夫子》漫畫當然可以繼續出版,這是在商言商的收割策略(Harvesting Strategy)

王澤的《老夫子》漫畫是出版給一代接一代的新讀者閱讀的。讀過《老夫子》漫畫的讀者人數也因此人數不斷累積的。但因漫畫內容不斷重複而放棄《老夫子》漫畫的讀者也越來越多。王澤繼續出版的《老夫子》漫畫建立了內容重覆的大眾印象。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大眾文化百家爭鳴充滿創意的年代,《老夫子》漫畫竟然成為沒有創意的代名詞。

..................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3 of 3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1 of 3

老夫子可以如此長青, 我有我的看法:

老夫子市場學   

  

《老夫子》, 是甚麼?

王澤在六十年代初期在香港開始創作《老夫子》漫畫。

這個由王澤創作的《老夫子》漫畫產品,最初是以漫畫月刊的形式出現。月刊名為《老夫子、秦先生 AND 大蕃薯》,16開27頁,每冊六角。
1001 耐人尋味.jpg

主要漫畫人物包括老夫子、秦先生、大蕃薯,陳小姐和趙先生等。其中外形型象較鮮明的,有主角老夫子,他身材瘦削,頭戴瓜皮帽,身穿長衫馬褂;秦先生身材健碩,身穿格子上衣凈色長衭,薯頭薯腦;大蕃薯身材矮胖,禿頭上祗有三根頭髮,和老夫子一樣身穿長衫馬褂。漫畫形式以四格和六格黑白漫畫為主,少用文字;內容主要通過各主要漫畫人物的不可理喻的行為和滑稽動作去推展劇情,反映大都市小人物生活百態。整體來說,《老夫子》漫畫題材輕鬆幽默,以逗笑為主。而漫畫故事內容,也建構了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等這幾個漫畫人物的調皮攪鬼性格。
王澤的《老夫子、秦先生 AND 大蕃薯》到二零零二年的現在,還有出版。由2004 年開始,香港版《老夫子》漫畫改為半月刊, 32開63頁,每冊二十元。內容多是重印的舊四格和六格漫畫。



 


《老夫子》漫畫產品的誕生
王澤創作的這個《老夫子》漫畫月刊產品,在一九六二年一出版就大受歡迎。漫畫月刊正式出版介入香港漫畫期刊市場 (Product Development Stage) 的前後,無線電視還未啟播,麗的呼聲有線電視也未普及,以圖象為表達媒介的漫畫普遍受到注意。當時市面上已有很多漫畫期刊,但王澤創作的《老夫子》漫畫的漫畫人物造型有趣,內容幽默風趣,主要以圖畫傳意,少用文字,在技法及內容上都達到當時業界的較高水平,因此比同類產品更有競爭力,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漫畫期刊出版後的幾年銷路不斷上升,讀者的層面亦越來越闊,算是雅俗共賞的讀物。在六十年代中期,有電影公司也趁《老夫子》漫畫熱潮,找來了演員高魯泉和矮冬瓜飾演老夫子、大蕃薯,將漫畫多次改編成劇情片搬上銀幕,包括《老夫子》、《老夫子與大蕃薯》及《老夫子三救傻子明》等。《老夫子》電影在《老夫子》漫畫熱潮下也普遍受到大眾歡迎。

在當時,電影《老夫子》和漫畫《老夫子》我都有看。但論到喜愛,我還是較喜歡漫畫《老夫子》的。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的漫畫造型及他們在漫畫中出現的特有滑稽抵死表情和動作是真人版演員模仿不來的;而且我對漫畫版老夫子等漫畫人物造型性格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覺得他們的形象應該就是漫畫中的形象。我們看完了電影《老夫子》,在朋輩間祗會批評矮冬瓜飾演大蕃薯的頭上三根頭髮看得出是用泥膠甚麼的黏在假禿頭上;高魯泉和矮冬瓜的假禿頭顏色與他們的膚色不配,露出不可接受的破綻。。。結論是高魯泉不可以是老夫子,矮冬瓜不可以是大蕃薯! 

也因此,《老夫子》電影成不了《老夫子》漫畫的競爭對手。而電影反過來提高了漫畫的號召力。《老夫子》電影引起大眾注意,挑起城中話題,令大眾更注意《老夫子》漫畫。儘管《老夫子》電影並不是王澤的第一手創作,借用老夫子等人物造型來創作的多部電影實際上成為了漫畫的廣告宣傳影片,為本來已經很受歡迎的《老夫子》漫畫作進一步的促銷!漫畫在六十年代中後期銷量到達頂峰,進入產品成長階段 (Product Growth Stage)。

 

在當時,還沒有錄影機,VCD 和DVD,漫畫定期刊物一定比電影容易接觸。我們在街邊理髮舖理髮時,就可以一邊理髮,一邊翻看理髮舖提供的大量《老夫子》漫畫。事實上,《老夫子》漫畫入得理髮店,出得廳堂!記得當時父親都會定期購買《老夫子》回家逗我們幾個兄弟姊妹開心。我們特別喜歡漫畫內連載的《水虎傳》。看慣四格六格的笑料,覺得有劇情的長篇《水虎傳》更易有代入感,看《水虎傳》時就像和老夫子他們一起走入時光隧道一樣。另外,大家對農曆新年的漫畫《老夫子》刊號也特別有感情。賀年刊號充滿中國傳統節日氣氛的封面都以大片紅色加碎金色為背景主調色,加上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的拜年造型,彷彿可以像其他賀年裝飾品如四季吉和桃花般可以為大家增添節日歡娛。父親都刻意在家里大廳放一本賀年漫畫。來我們家拜年的親屬朋友也會不經意的翻閱牠,就像我們現在拜年在家一起看DVD賀歲片一樣。

 

《老夫子》漫畫 vs 漫畫產品競爭對手

但《老夫子》漫畫很快就變成眾多消閒漫畫讀物的其中一個選擇。《老夫子》漫畫一受歡迎,競爭者就湧入市場。《老夫子》模仿者湧現,如《王先生AND朱老伯》、《朱先生AND八姑》。。。我的弟弟喜歡看《王先生AND朱老伯》多一點!但他算是「小眾口味」,因為《老夫子》始終是同類型漫畫的首選。但儘管如此,漸漸我們都不太熱衷看《老夫子》漫畫了。我們發現《老夫子》漫畫既在包裝上沒有改變,在內容上開始有很多重複,題材熟口熟面。買本《老夫子》漫畫看,若發現內容沒有新意,就很難再有重複購買的慾望。況且,對於愛看漫畫的讀者,開始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漫畫可供選擇。我那時每月買漫畫書的幾角零用錢都用在其他漫畫刊物上。《先鋒號》漫畫、《西遊記》漫畫及日本《007》漫畫更能吸引我。在書報攤文具舖或街邊二手漫畫地攤看見這些漫畫一出現就買來看。而姊姊和她的女同學也多都轉看《十三點》和《嬌滴滴》漫畫了。。。
《老夫子》漫畫 vs 非漫畫產品競爭對手

除了漫畫,其他的娛樂也多起來了。六十年代中後期踏入蓬勃期的粵語片七日鮮吸引了的注意力,看陳寶珠、呂奇、蕭芳芳的黑白及彩色粵語青春歌舞奇情偵探片是我們一家大小最期待的周末消閒節目;免費及大量生產的TVB歡樂今宵趣劇的處境和橋段及給我們很多新鮮感。電影和電視媒體所提供的動態影象比漫畫的靜態影像更能刺激我們的感官。《老夫子》漫畫的趣味相對地變得微不足道了。

《老夫子》漫畫到六十年代末遂進入產品成熟階段 (Product Maturity Stage),銷量從頂峰回落,讀者流失。其熱潮到此終於告一段落。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2 of 3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3 of 3

 



2006年9月13日 星期三

2006年9月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