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6日 星期六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2 of 3


..................

成熟產品搖錢樹

熱潮雖過,王澤繼續出版他的《老夫子》漫畫。七十年代的消閑漫畫刊物在大眾娛樂的多元市場中已處於配角位置,再不如在六十年代時般重要。但《老夫子》漫畫的同類競爭者幾乎都消聲匿跡,在少有競爭對的情況底下,漫畫銷量高峰期雖過,但仍能維持在一有利可圖的穩定銷售水平 (Cashcow Position)。王澤在此時也沒有為《老夫子》漫畫在內容和形式上作出任何突破:漫畫仍然漫畫月刊的形式出現,1627頁,四格和六格黑白漫畫為主,和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形式一樣,成為書報攤的常設期刊,仍是消閒刊物的就手選擇。

到了七十年代中期,又有電影公司改編《老夫子》漫畫為粵語劇情片搬上銀幕,包括《老夫子》及《老夫子奇趣錄》等。當時粵語電影正值低潮,幾套粵語《老夫子》電影的製作水平甚低,停留在六十年代的製作水平,未能滿足大眾已提昇了的要求。老夫子、秦先生及大蕃薯的選角亦不理想,造型非常不討好,演員亦模仿不到漫畫人物的可愛形象和趣怪動作。我就覺得由梁天扮演的老夫子表情動作太過刻意經營,缺少了角色所需的不經意的漫畫感喜劇感。電影《老夫子》既不能提高漫畫《老夫子》的吸引力,反過來嚴重破壞了老夫子、秦先生和大蕃薯等主要漫畫人物的可愛形象。儘管此批電影也並不是王澤的第一手創作,王澤和他的漫畫《老夫子》的大眾討好形象確實受到拖累!



舊內容新讀者不斷轉變和擴大的目標市場
《老夫子》漫畫內容重復的越來越多,到後來更加入舊稿重印。每一個因不同動機開始看《老夫子》漫畫的讀者,在看過一段時間,發現漫畫內容重複後,就不會再買新出版的漫畫了。這也是正常的,因為買漫畫書的讀者,一般來說,最基本的動機是看漫畫內容。漫畫內容是吸引讀者最基本的元素。如果讀者發現漫畫內容不吸引,他們當然不會再買。內容重復的漫畫的讀者是不斷流失的。但《老夫子》漫畫沒有踏入其衰落階段 (Product Decline Stage)。漫畫既沒有被其他產品取代,也沒有從市場上完全消失。 原因是漫畫人物造型有趣可愛,內容幽默風趣,沒有時間性,亦由於漫畫以圖畫傳意為主,少用文字,所以也沒有地域及語言限制。舊讀者流失雖可惜,卻有新讀者不斷接棒。既然還有讀者,《老夫子》漫畫當然可以繼續出版,這是在商言商的收割策略(Harvesting Strategy)

王澤的《老夫子》漫畫是出版給一代接一代的新讀者閱讀的。讀過《老夫子》漫畫的讀者人數也因此人數不斷累積的。但因漫畫內容不斷重複而放棄《老夫子》漫畫的讀者也越來越多。王澤繼續出版的《老夫子》漫畫建立了內容重覆的大眾印象。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大眾文化百家爭鳴充滿創意的年代,《老夫子》漫畫竟然成為沒有創意的代名詞。

..................


老夫子市場學 Part 3 of 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